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朗读

厚颜衰暑未甘衰,秋事于人却有期。
怯雨垂蕉全披靡,受风疏苇强扶持。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怀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译文及注释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是李弥逊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厚颜衰暑未甘衰,
秋事于人却有期。
怯雨垂蕉全披靡,
受风疏苇强扶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思考和感悟。作者坚持认为,尽管盛夏已经过去,但炎热的天气仍未减弱。然而,秋天的到来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有了期待。诗词描绘了雨水洒落在垂垂老去的芭蕉上,使其凋谢不堪,而风吹拂时,脆弱的芦苇也能够勉强支撑。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感悟。作者以自然界的景象来映衬自己的情感,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起伏相结合。在这首诗词中,厚颜、衰暑、秋事、怯雨、垂蕉、披靡、受风、疏苇等词语都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词开篇以"厚颜衰暑未甘衰"来形容作者对炎热天气的感受,显示出作者对夏天的不满和期待秋天的心情。接着,"秋事于人却有期"表明尽管夏天还未过去,但人们内心已经开始期待秋天的来临,秋天即将带来新的变化和希望。

诗词的后两句通过描绘雨水滋润下的芭蕉和风吹拂下的芦苇,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适应能力。垂蕉全披靡,受风疏苇强扶持,表达了即使在衰老和脆弱的状态下,仍有一份顽强的生命力。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对芭蕉和芦苇的描绘,折射出人生的喜怒哀乐。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秋天的期待、对逆境中生命力的讴歌,以及对人生的深邃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递了作者对秋天的思绪和对生命的理解,引发读者对于变化、坚持和生命意义的思考。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读音参考

hé xué shì qiū huái yī shí wǔ shǒu
和学士秋怀一十五首

hòu yán shuāi shǔ wèi gān shuāi, qiū shì yú rén què yǒu qī.
厚颜衰暑未甘衰,秋事于人却有期。
qiè yǔ chuí jiāo quán pī mǐ, shòu fēng shū wěi qiáng fú chí.
怯雨垂蕉全披靡,受风疏苇强扶持。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李弥逊诗文推荐

百尺游丝当秀户。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拾翠归来芳草路。避人蝴蝶双飞去。困脸羞眉无意绪。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消息未来池阁暮。濛濛一饷梨花雨。

身世浮云任去留,老来於此更悠悠。却因削迹风波地,耳底风云得暂休。

秋净霜空露晓姿,水光山气总供诗。笔端幻出沧洲趣,赖有骚人慰所思。

生涯自有餐霞法,归计新传种树书。人境不应容拓落,五松山脚是吾庐。

十年行地一虚舟,过眼风烟几度秋。华发半从身外老,故山时得梦中游,

厚颜衰暑未甘衰,秋事于人却有期。怯雨垂蕉全披靡,受风疏苇强扶持。

旋落檐花夜正喧,参横斗转有更传。了无人迹妨真梦,枕簟同参一味禅。

雨滋时物各欣荣,小立方塘看水生。无数游鱼随去住,不容濠上有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