甞
笔顺 反馈

复制

cháng ㄔㄤˊ

甘部 共13画 上中下结构 U+751E
汉语字典

甘部

13画

8画

上中下结构

chang

cháng

IPKF

FBRTM

KOJE

90774

751E

[2434525112211] 竖、点、撇、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竖、竖、横、横

甞字概述

折叠展开

〔甞〕字拼音是cháng 部首是甘, 总笔画是13画。

〔甞〕字是上中下结构

〔甞〕字仓颉码是FBRTM 五笔是IPKF 四角号码是90774 郑码是KOJE

〔甞〕字的UNICODE是751E。 十进制为29982,UTF-32:0000751e,UTF-8:E7 94 9E。

〔甞〕字的异体字是

甞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ángㄔㄤˊ

基本解释

古同“”。

甞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甘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00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754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707頁,第13

集韻》同「嘗」。詳口部嘗字註。

注解

〔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甘部

〔甞〕字拼音是cháng,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𫩠、甘

〔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áng] ⑴ 古同“尝”。

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玉文惠整理。甞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甞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市羊切頁碼152頁,第9

異體𠹉𡮢、甞

嘗口味之也。从𠤔尙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射強反頁碼387頁,第5行,第2

嘗口味之也。從旨尚聲。

鍇注臣鍇曰:「口試其味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市羊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807頁,第3許惟賢359頁,第4

嘗口味之也。

段注引伸凡經過者爲嘗。未經過爲未嘗。

从旨。尙聲。

段注市羊切。十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已嘗過也,故引申為經過。

未嘗乃未曾之借,曾乃尚之借。

口味之也。由已嘗過之義引申為經過之義。

白话解释

尝,亲口品味食物的味道。字形采用“旨”作边旁,采用“尚”作声旁。

字形解说

從金文到楷書,嘗字字形都是從旨、尚聲。從旨,指品嚐甘美滋味;從尚,表示音讀。從旨、尚聲,表示品嘗甘美食物的滋味。後來引申為試探、經歷、曾經等意義,而轉注為從口、嘗聲的「嚐」字以保留本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嘗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02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400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310頁
4說文校箋第198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190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677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19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70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91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21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196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156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5097頁【補遺】第16750頁
14通訓定聲第355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07頁【崇文】第1625頁
16說文句讀第603頁
17章授筆記第201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7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489頁,第2字

甞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aste; experience, experiment

甞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甞(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甞(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甞(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甞(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甞(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甞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