㒫
字义 反馈

复制

ㄐㄧˋ

儿部 共6画 上下结构 U+34AB
汉语字典

儿部

6画

4画

上下结构

ji

GHFQ 86 、 GHQB 98

MYMU

IBGR

10212

34AB

[121135]

㒫字概述

折叠展开

〔㒫〕字拼音是jì 部首是儿, 总笔画是6画。

〔㒫〕字是上下结构

〔㒫〕字仓颉码是MYMU 五笔是GHFQ 86 、 GHQB 98 四角号码是10212 郑码是IBGR

〔㒫〕字的UNICODE是34AB。 十进制为13483,UTF-32:000034ab,UTF-8:E3 92 AB。

〔㒫〕字的异体字是

㒫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同“”。

㒫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儿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3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24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51頁,第8

唐韻》:居未切,音既。
說文》:㱃食气屰不得息曰㒫,从反欠。〔註〕隷變作旡。

注解

〔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儿部

〔㒫〕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儿

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玉文惠整理。㒫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㒫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下反切居未切頁碼289頁,第1

異體𠘸

㒫㱃食气屰不得息曰㒫。从反欠。凡㒫之屬皆从㒫。

鉉注今變隸作旡。

旡古文㒫。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六反切居志反頁碼728頁,第3行,第1

旡㱃食氣逆不得息曰旡。從反欠。凡旡之屬,皆從旡。

鍇注臣鍇曰:「欠,息也,故反欠爲不得息。」

反切………頁碼728頁,第4行,第1

古文旡。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下反切居未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655頁,第3許惟賢726頁,第1

旡㱃食屰气不得息曰兂。

段注屰气各本作气屰。今依篇,韵正。不得息者,咽中息不利。《毛傳》於王,鄭皆曰嚘不得息是也。屰气,故从反欠。旡之字經傳無徴。《大雅・桑柔》曰:如彼遡風。亦恐之僾。傳曰:僾,唈也。《釋言》同。箋云:使人唈然如鄉疾風不能息也。今觀許書。則知旡乃正字。僾乃假借字。凡云不得息者。如䯉字,欭字,嚘字,噎字,唈字皆雙聲像意。然則旡必讀於未切也。僾之訓仿佛見也。毛,鄭何從知其訓唈然不能息。則以有旡字在也。𠎹𢜤聲。𢜤从㤅聲。炁从旡聲。可得其同音假借之理矣。凡古文字之可𦒱者如此。或問《釋言》、《毛詩傳》唈字當作何字。曰此卽㒫字也。於唈,古多作邑。如《史記・商君傳》、《漢書》杜鄴師丹傳可證。古音七八部與十五部關通相假之理也。毛謂僾㒫也。此卽壺瓠也之例。謂壷卽瓠之假借也。

从反欠。

段注居未切。十五部。按居未當作於未。

凡㒫之屬皆从㒫。

旡,古文㒫。

段注觀此則知小徐欠作※。與此爲一正一反。正是古文欠也。葢今本欠有小篆。而失古文矣。旣从小篆者也。㤅者从古文者也。今𣜩㒫作旡。从古文而小誤也。

旡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68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723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550頁
4說文校箋第370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348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255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148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435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856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25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359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299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780頁【補遺】第17321頁
14通訓定聲第2277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753頁【崇文】第3009頁
16說文句讀第1183頁
17章授筆記第364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83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39頁,第4字

㒫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ncient form of 旡) choked and unable to bre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