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虚名几腐儒赏析

《涌金门城望五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写景的形式,通过城阙和湖泊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现实中高下悬殊的不公平现象,表达了对士人荣辱得失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左看城阙右看湖,
辗翠蹄红路欲芜。
君子颇闻梁上有,
丽人何至水边无。
他时公论谁良史,
往日虚名几腐儒。
地下西施应冷笑,
不缘红粉解亡吴。

这首诗以“城阙”和“湖”作为景物,通过对两者的描写,表达了方回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和思考。城阙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湖泊则代表了平凡和普通的生活。

诗的第一句“左看城阙右看湖”揭示了城市中的高楼大厦与湖泊之间的对比,城阙高大壮观,而湖泊则平凡而广阔。这种对比暗示了社会中的阶级和身份差异。

接下来的几句“辗翠蹄红路欲芜”,表达了城市中繁华热闹的街道和路途的拥挤。这里的“辗翠蹄红”形象地描绘了车马行人的繁忙景象,而“路欲芜”则表达了人们争相前往繁华地带的渴望。

接着,诗人提到“君子颇闻梁上有,丽人何至水边无”。这两句表达了社会中地位和财富的不平等现象。梁上的君子指的是那些地位高财富厚的人,而水边的丽人则是指贫困和平凡的女性。诗人对于这种社会现象感到疑惑和不解。

接下来的两句“他时公论谁良史,往日虚名几腐儒”,表达了对社会价值观的思考。诗人在追问未来的人们会如何评价和认可英雄和良善之士,对过去的虚名和名利的腐化表示不满。

最后两句“地下西施应冷笑,不缘红粉解亡吴”表达了对美女西施的一种讽刺和嘲笑。地下的西施冷笑,意味着她并不为红粉和名利所动,她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外貌和地位。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功利主义和虚浮世俗的批判。

总的来说,《涌金门城望五首》以写景的手法,通过对城市景象和社会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平和功利主义的思考和批判,同时也表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普通人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