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ǒuyǒushēng

有色有声

拼音 yǒu sè yǒu shēng 怎么读

注音 ㄧㄡˇ ㄙㄜˋ ㄧㄡˇ ㄕㄥ

繁体 有色有聲

有色有声的意思

折叠展开

原形容既有声望,又有文采,看起来十分显耀。后也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出处宋・汪藻《浮溪集・翠微堂记》:其意以谓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

例子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扬之则高华,抑之则沉实,~,有气有骨,有味有态,浓淡深浅,奇正开阖,各极其则。

有色有声的详细解释

折叠展开

【释义】

犹“有声有色”。见“有声有色”条。

【典故】

此处所列为“有声有色”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有声”本《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文王有声,遹骏有声。”是说文王非常有声誉。“有声有色”一语则见于宋朝汪藻的〈翠微堂记〉,他记叙自己退职隐居后,寄情山水,领悟到“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意思是说:拥有名声和贵位的人,都必须不断地争夺才能得到,而且将会消失。他以为只有山水带给人的快乐,不须争夺,并且可以长存心中。后来“有声有色”这句成语,不只用来形容人,还可以用在形容事物的丰富多采。如《老残游记》第七回:“若求在上官面上讨好,做得烈烈轰轰,有声有色,则只有依玉公办法,所谓逼民为盗也。”至于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谢灵运『池塘生春草』,造语天然,清景可画,有声有色,乃是六朝家数,与夫『青青河畔草』不同。”则是形容诗文声调铿锵,辞采茂美。

【书证】

  • 01.明・王骥德《曲律・卷三・论套数》:“意新语俊,字响调圆,增减一调不得,颠倒一调不得,有规有矩,有色有声,众美具矣。”

有色有声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yǒu,yòu), 月部,共6画

㈠ 有 [ yǒu ]

①. 存在。 如: 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②. 表示所属。 如: 他有一本书。

③. 表示发生、出现。 如: 有病。情况有变化。

④. 表示估量或比较。 如: 水有一丈多深。

⑤. 表示大、多。 如: 有学问。

⑥.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 如: 有劳。有请。

⑦. 无定指,与“某”相近。 如: 有一天。

⑧.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 如: 有夏。有宋一代。

㈡ 有 [ yòu ]

①. 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sè), 色部,共6画

①.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 如: 颜色。色彩。色相(xiàng )。色调(diào )。

②.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 如: 脸色。气色。色厉内荏。

③. 情景,景象。 如: 行色匆匆。景色宜人。

④. 种类。 如: 各色用品。

⑤. 品质,质量。 如: 音色。成色。足色纹银。

⑥. 妇女美貌。 如: 姿色。色艺。

⑦. 情欲。 如: 色情。好(hào)色。

读音(shēng), 士部,共7画

①.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 如: 声音。声带。

②. 消息,音讯。 如: 声息。不通声气。

③. 说出来让人知道,扬言,宣称。 如: 声明。声辩(公开辩白)。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④. 名誉。 如: 名声。

⑤. 音乐歌舞。 如: 声伎(女乐,古代的歌姬舞女)。声色。

有色有声分字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